75歲的黃老先生是心房顫動患者,平時使用新型抗凝血劑預防中風。今年3月他不小心在家跌倒,發生顱內出血,神經外科醫師評估需緊急開刀。黃老太太原本擔心丈夫會因手術大出血,不過醫師術前使用「反轉劑」,15分鐘內開啟凝血功能,讓黃老先生順利完成手術,減少大出血帶來的死亡風險。台北榮總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江晨恩指出,因心房顫動患者的中風機會比一般人高出5倍,醫師通常會請病人服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。心顫病人平均年齡高,跌倒及車禍風險也高,若受傷出血,恐難以止血,更別說得緊急手術。江晨恩說,傳統抗凝血劑有反轉劑維他命K,臨床俗稱解藥,施打後15小時能恢復凝血功能,但大出血手術分秒必爭,很難等15小時再進行手術。馬偕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傅維仁說,新型抗凝血劑因無食物及藥物等相互作用,治療安全範圍比華法林寬,臨床醫師開處方也逐漸選用,而其反轉劑於今年4月通過台灣食藥署核准,其恢復凝血功能的時間,可加速到15分鐘內完成,反轉效果逾12小時,幫了醫師及病人大忙。收治個案的淡水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俊偉指出,七成五病人感受不到心房顫動的症狀,黃老先生是三高患者,長期於他的門診治療追蹤,也是經某次門診心電圖檢測,才發現罹患心房顫動。他起初開立傳統抗凝血劑讓黃老先生服用,最近幾年才改用新型抗凝血劑。李俊偉說,非神經內科或心臟內科的醫師,不一定知道抗凝血藥物的反轉劑,黃老先生跌倒當天送急診,黃老太太記得他耳提面命的「出血風險」,一聽到先生必須於20分鐘內開刀釋放腦壓,急得直衝門診找他,他走去急診給予神經外科醫師建議,讓黃老先生15分鐘就用反轉劑開啟凝血功能,順利完成手術。黃老先生的兒子今天出席記者會,向醫師表達感謝。他說,一般吃抗凝血劑防中風的患者,只知道要小心別受傷,避免大出血可能,卻不知道有反轉劑的存在,能簡易開關凝血功能。醫師在爸爸緊要關頭用反轉劑「即刻救援」,全家人都很感恩,未來會更注意預防病人跌倒受傷,避免緊急手術機會。圖左至右分別為李俊偉醫師、黃老先生的兒子、江晨恩醫師、傅維仁醫師。 記者鄧桂芬/攝影 分享 facebook
BA38453BE31D01D5
留言列表